大家好,我是寗。如果有任何電子材料代購、音響改機、或行銷文章撰寫都可以與我聯繫喔!
我的信箱是chenning77711@gmail.com,手機 0921678029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甯的煎餃教學,教你簡單做出好吃的煎餃!



在這個影片中,我將會教你如何簡單做出好吃的煎餃,詳細的步驟就請參考我在影片中的教學囉!

影片不長,大約只有六分多鐘,煎餃是很簡單的~

材料: 一杯水、1/2茶匙麵粉+三茶匙水、一茶匙油、冷凍餃子約十五個

煎好就像這樣!很像外面賣的煎餃吧~
煎餃

本影片餃子由 天天過年 冷凍餃子提供

寄件者 Logo

[心得] 可愛的小真空管擴大機:Dared MP5



Dared MP5其實是台很有趣的機器。我記得當初Dared的老闆好像是說甚麼“要讓大家可以輕鬆買到管擴”之類的,所以才推出這台MP5。不過不可否認的,MP5確實是市面上能夠買到的廠製真空管擴大機中極為便宜的。他的售價大多是六千有找,我記得好像是有說要漲價,不過漲價也不會漲到哪裡去就是了。這台MP5他除了主打真空管擴大機之外,他也提供了一個耳機輸出孔、跟一組USB可以直接接到電腦(她有內建USB DAC)。因此算是一台“三合一”的有趣機種。後來在音響展上也可以看到很多類似這個長相:小小的、變壓器在左邊、右邊三根管子的機種,甚至有的根本造型完全一模一樣!而在功能上更是有推出包含ipod dock、甚至插上USB隨身碟就能播放的機種。不過真要說這台在台灣的發源,還是今天要說的Dared MP5。

雖然當初MP5推出時也有同時推出搭配的喇叭,不過那組喇叭的高音質感不佳、低音表現也沒多好,因此常常會被唾棄,因為根本表現不出MP5的實力。比較常看到被用來搭配MP5的是BESTON BT2025A,這是組台灣公司生產的喇叭,只是網路上我找不到圖可以放…如果有機會去佑昇音響的話就可以看到了。這組喇叭採用絲帶高音,因此在高音表現上有不錯的質感。但由於低音單體很小(看起來差不多只有七八公分吧?)因此低音不是很沈,但是低音的質感還不錯,整體來說是不錯的小喇叭(他真的很小!)。

MP5雖然有耳擴的設計,可是我實在不太想去提他,因為真的不怎麼樣,就是“可以發出聲音”這樣。而USB呢?不知道為甚麼,用USB的聲音硬是會比較乾、比較硬,甚至直接拿電腦耳機孔輸出到他的類比,都可以得到比較好的聲音。因此他隨附的那兩個功能嘛…就當作是送給你的紀念品吧!

那麼我們就來說說他的喇叭輸出吧!(接RCA輸入)

MP5是一台前管後晶的機器,也就是前級以真空管處理、後級用晶體放大。這樣的做法簡單說,就是能夠同時保有真空管機的溫暖、以及晶體機的速度與氣勢。雖然我曾經說過好的真空管機並不輸晶體機,但是這個MP5…我只能說,對於低價機器來說,這種做法真的挺有效的,至少也會比較好賣。

MP5我聽過接前面說的Beston喇叭,跟接Tannoy的一對入門喇叭(我忘記型號了,只記得他大約一萬塊上下)。兩對接上MP5都有類似的表現,唯獨在低頻部份比較不同,這個稍候再說。MP5我認為最令人驚艷的,在於他的空間感營造跟高頻表現。MP5的高頻雖然不是甜死人的那型,但也有很不錯的圓潤感。而中頻的表現也還算過得去,並不會有太糊、或混雜在一起的問題。音色正確,不會有太多的音染,算是一台較為中規中矩的小機器。而那個空間感呢,最主要是在喇叭擺位拉開時可以聽得出來,就算是用Beston那種小喇叭也可以營造出夠大的音樂平面。聲底則是偏暖,在現在低價晶體機普遍的冷聲音中,還能找到一台這麼“老”音色的機器…真的也挺難得的。

但是MP5有個很致命的缺點,就是他的低頻不足、氣勢稍弱。這點我想多少跟他的功率有點關係,畢竟MP5功率並不大。而前面說到的Tannoy喇叭因為低音單體大些,先天體質較好,因此可以表現出更多一點的低頻。不過若是跟Beston那對比起來…我想MP5還是跟Beston那對喇叭比較合一點。雖然Tannoy可以有更多點的低頻,但是MP5先天的低頻控制就不是很好,即使有多一點的低頻也不會有太好的表現。反倒是Beston有更好的高音質感、以及高音延伸表現,搭上MP5來更是如虎添翼(小老虎...)。

對於這種小機器,我認為與其用喇叭去彌補低頻、卻又無法得到更好的表現,還不如想辦法去更凸顯他的優點,讓他的優點能夠更發揮。MP5如果用來聽人聲、器樂演奏我認為都是不錯的選擇,尤其是搭上Beston那對喇叭的高音質感,無論在人聲或是小提琴、鋼琴等都有不俗的表現。以一萬塊左右就可以弄到的“全新”兩聲道系統來說,真的是很簡單取得、也很划算的選擇。如果想要入門兩聲道、又不喜歡二手貨的話,不妨試試看這台MP5,相信可以讓習慣電腦喇叭的朋友有全新的感受!

(我還真沒有聽過好聽的電腦喇叭啊…每次看到有人說5021怎樣怎樣…真的很無言)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心得] Pioneer的CD旗艦老機:Pioneer PD9700



這台Pioneer PD9700是那時Pioneer PD 系列的旗艦機種。而我的這台是一個在我家附近做回收的伯伯送我的,他同時還送了我NAD 3020i,因此我一下就擁有了一套兩聲道系統,連座機都有了。也因為如此,我不須要多存錢去買擴大機、買座機就可以直接進入兩聲道的是借,到今天我依然相當感謝那位伯伯,是他為我打開了一條捷徑,直接就可以玩兩聲道了。



PD9700是日本製造的,而他本身的精緻程度也足以證明這一點。從外面的外殼、按鍵,到背後的各個端子都可以看出這台機器的精緻。而PD9700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他的CD是倒置的



CD必須倒過來放才能讀取,因此那些CD震啊甚麼的根本不須要,因為他的底部就是整面的“底”,因此CD旋轉時的穩定度可說無人可比了,完全不受旋轉的風切影響啊!這張照片的數字螢幕是藍色的,不過我自己的是橘色,這張照片大概是有色差吧?另外他在正面的面板上可以切換數位/類比輸出,或是兩者同時輸出。不過根據我自己的測試…就算類比輸出同時開數位輸出,聲音也沒什麼改變。那個CD承盤是直接機械式的自動退出,雖然沒有Nagra CDC那樣的厚重、機械感,但是PD9700的承盤進出快速、安靜,也有相當的“高級感”。

PD9700的聲音很暖,解析也不錯。但是在我聽了改過的CD880之後…PD9700的聲音對我來說就有點太糊了,連帶著低頻的表現也有點胖、不扎實。不小心被推坑的我就開始想,到底是要賣掉PD9700換成CD880呢?還是直接改了這台PD9700?後來基於不要辜負伯伯的心,所以我選擇留下他,準備改機啦!想不到拆開之後還真讓我嚇了一跳。

http://www.audiostereo.pl/zalaczniki/688277_1.JPG

其實用照片來看都不怎麼樣,因為零件多、有點亂。不過我會嚇到就是因為那幾片銅片,這張圖看到的是類比輸出的部份,而那銅片隔開的是兩個聲道的類比輸出,他用銅片完全隔離開來。不過我會這樣就下到嗎?當然不只!這台CD分成兩層,一層DAC+類比輸出、一層CD控制+數位處理,兩層都是獨立供電!兩層電路版上不同的機構間都用銅片隔離,即便只是兩個聲道也用銅片隔離開來(因此背版的RCA左右聲道接頭距離有點遠),連穩壓的散熱片、DAC的外罩都是純銅製成的,因此整台機器內部一整個閃亮亮,非常的閃。而且內部幾顆濾波電容也都用銅箔包起、再接地隔離…這樣用心的隔離,連百萬音響都不見得看得到啊…(這台真的用很多的銅,他整台的螺絲、甚至連機箱外的螺絲都是銅的...)



不過內部用料就…不怎麼樣,而類比輸出雖然是用我最愛的NE5532,這也說明了他暖聲的來由。可是他的NE5532是不知名的NE5532…因此這部份我當然是直接改掉,換成飛利浦原廠的NE5532啦!電容就很簡單了,就是全部換成BC 136系列、二極體換成BC 1N5062、穩壓IC換成Motorola,把電源搞好。不過有一個比較特別的是PD9700的調音手段,上面那張圖可以看到電路版上有很多黃色的小電容。那些小電容每一顆都對應到一顆電解電容,他們直接在電路版上做並聯(這點也很讓我驚訝,那麼多的電容要並聯勢必增加畫電路的困難度,但是他依然保持著兩邊左右對稱…而且這張電路版還是單層版,畫電路的人堪稱電路神人)。這些我則是通通拆掉,不讓並聯電路去吃掉細節跟空間。雖然這些電容有調音的成份在,不過我嘛…我已經很喜歡BC的電容了,這些就不用啦!由於時間的緣故,內部的佈線我還沒換,濾波電容也因為一時的愚蠢而用六顆BC 136並聯(我幹嘛不直接用一顆大容值的就好了呢!!??),也讓這台PD9700有了下一次拆機的機會。

整體改過之後,暖聲底不改,但是整體的解析、音場、低頻扎實都大幅的提升。現在這台PD9700的解析已經跟改過的CD880不相上下,甚至在定位上有更好的表現。不過低頻跟音場的部份就沒有CD880那麼好了,低頻雖然扎實、音場也更大,但是低頻還不夠沈、力道也還不太夠,音場則是不夠深。不過這幾點我認為應該是電源的因素,因為我聽的CD880的電源用的是BC 058的電容,而用這顆當濾波本來就可以得到更深的音場及更有力道的低頻,而且電源線也還是一般的小黑線而已…電源還沒搞好,這些表現會輸人我想也是正常的,不過現在的表現…我可是很有自信的喔!

PD9700本身應該是要有遙控的,不過伯伯給我的時候就已經沒有了…因此我也無法把他開重複播放來Run,這樣要Run開那些電容也要花更多的時間。不過不可否認,這台機器確實有那些老機器的共同優點:好線路。因此本身結構好,換上其他的電料也才能得到更好的聲音。這台PD9700目前我看二手好像差不多都是一萬五六那邊,跟CD880差不多。因此如果想要玩座機,但又不想花錢買到不好的新座機…有些二手的老機也是不錯的選擇囉!

[心得] 鐵三角的好耳機!:鐵三角 W1000



鐵三角的木殼耳罩中,如果撇開ESW9不談的話,那麼最入門的大概又是W1000了吧?W系列的型號眾多,也有一些如W11jpn的限量耳機。不過若要論購買的難易度,那麼W1000不論是數量、或是價格我想應該都是冠軍吧?先來張圖



W1000有著鐵三角耳機的基本特性:好推、有女毒。W1000非常好推,幾乎是隨便接個隨身聽就能很好聽的好推。而女毒呢?其實鐵三角這點倒是很好認,幾乎只要是木殼的耳機,就會有很棒的女毒。而身為入門的木殼耳罩W1000,更是能夠輕易獲得女毒的鐵三角耳機。這隻耳機我聽過非常多次,搭配的有品+的隨身聽、我自己的AP-1、Cayin的HA-1A、Beyond、寡國小民等等,為甚麼會搭過那麼多機器呢?因為他本來是我的耳罩目標…

W1000的女毒,我想這就不用刻意說明了吧?總之W1000的高音延伸非常漂亮,且他的女聲非常的“甜”。他的高音不只延伸漂亮,聲音的前端更是有意種奇異的圓潤感,使得高音再怎麼飆也不會有刮耳的感覺。拿歌劇魅影第一首的Think of me來說,後面女主角飆高音時耳機常常會出現聲音有“毛邊”的情形,但是W1000呢?除了甜潤之外,哪還會有什麼毛邊呢?W1000低音的表現我認為在鐵三角的耳機中也是很不錯的,雖然力道不是很足、低音下潛也不是很沈,不過那種拍鼓皮的彈性、Q度都還不錯,音色正確度也還好,算是鐵三角耳機中,整體表現我認為還不錯的一隻。而且W1000也有鐵三角耳罩的一貫優點:好戴。雖然那個木殼看起來好像很重,不過他的頭帶結構設計得很好,可以有效分散他的重量、加上他的耳罩部份也做得很好,因此W1000的佩帶還滿舒適的。

只是為甚麼後來我沒買呢?大概是…忘記了吧?搞來搞去就買了D1001,完全忘了還有W1000這回事。不過W1000也是有他的缺點在,例如中頻比較糊、聲音分離度不太好、以及前面說的低頻下潛、力道不太足等等。不過他整體的優點,還是足以讓他站在一萬多元耳罩的頂峰層級。如果喜歡聽女毒、或是ACG音樂,那麼這隻W1000絕對是隻值得推薦的好耳機!
(其實前面說的W1000缺點都可以在他的老大哥W5000身上獲得改善,只是…請多拿些錢出來囉!)

[心得] 三單體的威力:Shure SE530 PTH



Shure的耳機我聽過最高級的應該是SE530 PTH了吧?其實試聽這隻就不是因為要買耳道,單純只是想試試看三單體的威力了。雖然大家應該都知道,不過還是稍微解釋一下。所謂三單體呢,就是好像喇叭一樣,一邊耳朵用了三個單體,再透過分頻線路把高、中、低三頻分給三個單體來負責,如此便可得告更好的高、低頻延伸,以及更好的聲音分離、解析度。而這隻SE530呢,就是Shure的三單體耳機囉!



這張圖看上去是挺漂亮,但其實SE530本體還滿粗糙的,不過似乎美國的耳機都是這樣,就不要太計較了(只是比較難說服人他是一萬多塊的耳道)。SE530 PTH有個特色,就是中間那個看起來像遙控器的東西,他可不是降噪開關喔!一開始沒看介紹都會以為SE530 PTH是有主動降噪功能的耳機,但其實他不是降噪的設備,而是“讓你可以聽到外面噪音”的設備。因為Shure的耳機佩帶相對的比較麻煩,如果每次有人跟你說話就必須拿下來也是件麻煩的事。而那個“遙控器”就是一個內建麥克風,可以把外面收到的聲音傳入耳機的設備。只要把開關打開,立刻就可以很清楚的聽到耳機外面的所有聲音,而且因為她有一點擴大效果,因此聽到的聲音會“格外清楚”。簡單說呢,就是一個可以讓你不用把耳機拿下來就可以聽到外面聲音的設備啦~算是很人性化的東西。

設計是很人性沒錯,但是聲音呢?那時後剛好在看日劇“不能結婚的男人”,我就跑去買了劇中他拿來吵隔壁女生的CD


哈查都涼的劍舞、跟蕭士塔可維契的五號交響曲

裡面用來吵隔壁女生的那首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因為我覺得很震撼,所以那段時間我都用這首曲子當測試的曲目,既可以測動態、又可以測低頻跟細節,是很方便的曲子M我就是用這首來測SE530的。

我直接說這隻SE530給我的感覺吧!三單體真的不是蓋的,這首第四樂章常常會因為太多樂器齊奏、力道大而整個聲音都混在一起,可是SE530呢?他就像一般兩聲道的音響系統一樣,輕鬆的把前面的那段給演奏出來了。高頻、中頻、低頻層次相當分明,細節也很豐富,而那強勁的低頻跟力道更是一下就超越我所聽過的所有耳道,大概只有耳罩耳機曾經給過我這種感覺吧?用SE530來聽大編制就是一個字:爽。

但是SE530就跟我聽過的其他Shure耳機一樣,聲音線條粗、甚至有點粗糙,就跟他的外型一樣…我也不知道是甚麼緣故,我聽過的Shure耳機都給我同樣的感覺,那就是很粗糙的聲音。雖然不像日系耳機那樣的細緻,但現場聽也不會有這種“粗線條”的聲音啊!但Shure的耳機就是有這個能耐,硬是把聲音的線條給變粗。音色的話,因為我沒聽人聲或純器樂的演奏,所以那部份我是不清楚。不過單就大編制來說嘛,還算可以勝任,不會有怪聲出現,但是那個線條…就真的不是我能接受了,聲音太粗囉!

[心得] 聲音質感很棒的耳機:Grado GS1000



由於一開始Grado就給了我“沒音場”的印象,因此即使他的入門耳機像是SR60、SR80頗受我的好評,但我仍然沒有刻意去試聽全系列的Grado耳機。而現在要說的GS1000呢,則是有一天去佑昇音響時,剛好有客人帶來,所以就有機會試聽啦!那麼就來看看這隻Grado的旗艦GS1000吧!
(其實我也不太確定到底旗艦是GS1000還是PS1000,不過兩隻都好貴倒是真的)


在網路上找到這張圖,還照得不錯~

其實都說日系耳機好推,不須要耳擴也可聽得嚇嚇叫。但其實Grado在這點也不妨多讓,至少我聽過的評價跟我自己的試聽結果也是如此。那位客人待到佑昇其實是想順便改他的V8的樣子(我也不確定),不過不管他到底想要改甚麼,能夠試聽到GS1000我當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啦~於是我就直接接到佑昇的Philips CD880的耳機孔上,直接試聽囉!在說GS1000之前呢,我得先提提CD880這台機器的耳機輸出。CD880在面板上有一組耳機輸出,是用6.3耳機頭的,而且還附有音量調整旋鈕。而這組輸出的品質還滿不賴的,一方面是她有很高級的訊源(廢話),而類比輸出也做得很不錯,因此他的耳機輸出也是頗受好評的。(關於更多的CD880介紹請看這篇

那麼再回到GS1000來,我試聽用的是那張阿卡多的“魔鬼的顫音”,用得就是第二首的”鐘“。這首除了要有很好的小提琴細節、質感之外,最重要的是一開始的低音鼓表現,那很容易跟低音部混在一起,是很大的考驗。而那清脆的敲擊也是很難表現好的一個重點,因此這首鐘對於音響來說也是很大的考驗。而GS1000接上CD880如何呢?我只能說,滿意極了!那小提琴的細節好豐富,擦弦的質感也非常的棒。而那清脆的敲擊、跟清楚分明的低音表現更是讓我驚艷。簡單的說,GS1000聲音的質感真的很棒他給我的不是Sennheiser的那種震撼、也不是Denon的那種細緻,而是一種真實、舒服的聲音感受。由於他的層次分明,即使細節豐富、各頻段表現突出也不會讓整體的聲音變得混雜、吵鬧,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均衡、高質感的聲音享受。GS1000聲音的細節、質感都讓人感到舒服,唯一的“奇怪”大概…又是音場吧?雖然大家都說GS1000就會有音場,但我聽起來…好像還是沒有吧?說不定給他上個耳擴就會有了...(不過這點我認為是我自己太挑的緣故)

上面那張GS1000的圖看起來頭戴的那個地方是不能拆的,可是那位客人的不知道為甚麼可以像魔鬼氈那樣拆開。因此我們也試了拆開的聲音,拆開之後…聲音會比較開,原本是不會覺得悶啦,但是如果拆開之後聽一下…再裝回去,就會感覺到悶了…大概是那塊墊子會影響震動或是甚麼的吧?總之拆掉他可以讓聲音更“開”一點,如果有GS1000、又剛好可以拆掉的,不妨可以試試看。那麼最後又要來幫GS1000下個結論了,由於不好意思試聽太久,我就沒有試一些大編制的曲子了,但是聽“鐘”所帶來的驚艷,讓我真心的認為GS1000是一隻很棒的耳機,他那很棒的聲音質感,絕對可以為器樂演奏的聆聽帶來最好的音樂享受。

2010年2月19日 星期五

[心得] 表現普通的USB dac兼耳擴:電光火石 FUbar III

其實試聽Fubar III完全是因為剛好有人帶來我宿舍,就順便聽一下了。因為那時後我已經決定要買AF2,所以Fubar III就當作是增廣見聞的試聽啦!


這台是舊版的Fubar III

Fubar III其實就是Fubar II跟icute的合體,也就是同時兼具耳擴與USB dac功能的機種,因此是屬於“兩台合體“的類型。如果我記得沒錯,Fubar III並不是採用Beyond的耳擴線路,而是採用之前的線路,不過不是我的機器,我也不好拿著研究太久啦~所以我們就直接以試聽的感覺來說吧!


這台是新版的Fubar III

Fubar III改款之後有沒有不同…我也不知道,不過我試聽的是舊版的那台。由於他主打的特點就是USB dac跟耳擴的合體,因此我就直接接上電腦測試啦~在這個方面Fubar III的使用倒是挺方便的,直接接上電腦後就能在系統偏好設定 => 聲音裡面直接切換到Fubar III輸出(我用mac),這部份對於一般人來說非常實用,插上去就可以用了。我試聽的耳機就是我自己的Denon D1001,因為他的聲音我最熟悉。那麼聲音怎麼樣呢?老實說,我個人認為…不怎麼樣。我自己的電腦耳機系統就是很簡單的用我那台改過的AF2,而兩台直上的結果…我反而還覺得AF2比較好聽。首先Fubar III的解析實在不怎麼樣,聲音有一點糊,那個等級差不多…就跟之前的Xmod差不多。或許是訊源不夠好吧?這我也不清楚,畢竟我試過的USB dac也沒有很多台,但這台光是解析…就不怎麼樣了。

而在音場、動態的部份我也覺得只是“還好”而已。雖然說Fubar III還有自己的耳擴線路,但是那聲音對我來說…好像有沒有那個耳擴線路也差不多。D1001是很好推的耳機,即便有耳擴會讓他有很大的提升,但即使沒有耳擴,D1001的聲音也是可圈可點。而這接上Fubar III嘛,我覺得就好像直接接上ipod那樣,就是一般隨身聽的動態、音場表現,低頻虛弱、動態不足。而且Fubar III在解析上更是大大的不如我其他的數位訊源,這點我實在不清楚為甚麼會這樣。耳擴的那些音場啊動態甚麼的,多少可以透過換料、換OP來解決這個問題,解析也是一樣。可是當初我剛買Beyond的時候,聲音也沒有這麼普通啊!所以這個Fubar III嘛…因為他的訊源跟耳擴都做在一起了,我也無從判斷到底是哪耳擴還是dac的問題,就乾脆…當作是他全部的問題吧!

以Fubar III四千多塊的價格來說,其實我覺得不是那麼的值得、划算,因為他的聲音實在只能用“普通”來形容而已。那麼如果說改機嘛…不是我的我也不清楚改了可以增加多少實力,而且改機、給他加個Supplier三四千塊是絕對跑不掉了。因此除非你的耳機非要一台耳擴不可(雖然我也不知道他的耳擴本身到底表現如何),那麼這個價位我是覺得乾脆買一台AF2比較實際,至少以後當訊源的時候也比較高級一點。(而且改AF2也不貴)

[心得] 熱血入門耳機:Grado SR-60


我之前有幫grado寫過一篇介紹,在這裡

Grado的耳機都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他看起來不像高級耳機。當然高檔的RS1、GS1000那些木殼的光是看到他的木殼,就會知道他的身價不凡。但是如果是入門的SR60、SR80之類的,那外觀可就差的遠了,基本上是那種“你會以為是雜牌”的耳機。而且Grado不只外型如此,包裝上更是如此,要我說的話,就是一家很有個性,根本不在乎品牌形象的公司吧!而今天要說的就是Grado家最入門的耳罩耳機 - SR60。



SR60的外型說真的,跟MBQuart的耳機有得拼。姑且不說他的精緻程度,光是那個外型…就很難讓人相信他是知名耳機品牌的產品。雖然說現在高級音響的外型通常也都很“高級”,不過還是有許多廠牌依然維持著最初的設計,當然啦,友好生的話這種事情根本不須要去在意的,畢竟已經做出口碑了。而Grado就是屬於這樣的品牌,所以他的外型…也算是他的一大招牌囉!那麼Grado的聲音是怎麼樣的呢?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好熱血。這篇要寫的SR60,正是我認為最能夠代表Grado音色的入門耳機,是認識Grado耳機最容易的一隻耳機。

Sr60有著Grado大部份耳機的特點:熱血兼沒音場。先來說說熱血的部份好了,首先SR60的聲音很迅速,完全不會有拖延的情形,因此用來聽搖滾會有一種莫名的熱血感。而音色的表現則是相當正確,Sr60幾乎聽任何音樂都可以有很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音色的表現都滿中規中矩的。因此如果是用來聽流行音樂的話,那麼SR60他的快速聲音、及正確音色剛好能夠滿足聽流行音樂的各種需求。

但是SR60既然是最入門的耳機,那麼當然也有他致命的缺點,就是他的音場。SR60的音場小得令人吃驚,所有的聲音就像是直接貼在你的耳朵邊唱一樣,因此非常不適合用來聽大編制的音樂,因為那將會因為聲音通通擠在耳朵邊就會讓聲音變得很吵。不過也因為Sr60的聲音快、清脆,使得SR60成為非常適合用來聽器樂演奏的一隻耳機。他的音色正確,因此可以用來聽各種音樂而不須要擔心會因為音色的問題而影響聽器樂演奏的心情,更能得到很好的聆聽享受。

除非本來就很喜歡聽大編制的音樂,或是電影配樂等類型的音樂,否則SR60實在是一隻非常適合入門的耳機。不論是音色,或是聽音樂時的那份“感動”(尤其是聽搖滾的時候),不管是喜歡器樂、搖滾、流行音樂都非常適合,至於喜歡大編制嘛…就請找其他的耳機囉!

[心得] 我第一隻自己買的耳機:鐵三角 EM700



鐵三角其實還有隻耳掛耳機也是我曾經擁有過的,就是鐵三角EM700。我買的時候也是他剛推出的時候(我好像很常買剛推出的東西...)那時後EM700主打的是他有更好的低頻表現,而對比的呢,就是幾乎沒有低音的EM7啦!而EM700推出時也跟過去單一顏色的做法不同,而是推出了多種顏色讓人選擇,並在所有的EM700上更推出了EM700ti作為最高等級的Em700,大概是想要塑造新一代的耳掛之王吧!


我的EM700已經脫手囉,所以圖就只好借別人的來用啦!

鐵三角的耳機除了EC700ti的鳥袋子之外,幾乎都有附上一個不錯的袋子,EM700當然也是如此,他附了一個類似EM7、EW9的那種袋子,至於精緻度嘛…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精緻度高過EW9的…所以也是還好而已啦!EM700是第一隻我自己買的耳機,當初他的解析跟低頻確實讓我驚艷,也因此慣壞我的耳朵而讓我買進了第二隻耳機:EC700ti。

EM700的解析度我認為在那時後的鐵三角中算是很好的了,如果以耳掛來說,無論是低頻表現、或是音色正確度EM700絕對可以排上前兩名(第一名當然就是EM9d啦,EW9的音色正確度就…排不上了)。但是EM700就跟眾多的700系列耳機一樣,幾乎是沒有女毒可言的。說實在EM700的聲音還挺中性的,有點類似耳掛版本的EC700ti。他的低頻雖然不是太多,但是質感尚可,不會太糊。音色正確,尤其是在高頻的部份不會像其他的鐵三角耳機那樣有過分的修飾。整體的音場、解析也有一定的水準。我認為如果不去在意女毒、或高頻表現問題的話,那麼EM700毫無疑問的大勝EM7。EM700所有的表現都輕易的超越EM7,當然那清亮的高音就沒辦法啦~

EM700其實也滿漂亮的,但就是不知道為甚麼他的價格一直往下掉。最近一次看到的時候他已經兩千有找了,不過也因為如此,他也成為能夠輕鬆入手的一隻好耳掛,如果不是那麼在意女毒、或是想要多一點的低頻卻又沒有EM9d、EW9的預算,那麼EM700絕對是很好的選擇。只是為甚麼我把他脫手了呢?一來是他跟我的眼鏡有點不合,戴起來不太舒服,其次是我想要買EW9,所以他就很不幸的成為我唯一一隻脫手了的耳機啦…至於另外那隻EM700ti呢?我根本沒試聽過,因為EM700ti不知道為甚麼外型硬是不怎麼好看,跟EM700完全是不同的感覺…再加上那個價格,我都只要加一些就可以上EM9d或EW9了,誰還會去管他EM700ti啊!

[心得] 我第一隻自己買的耳機:鐵三角 EM700



鐵三角其實還有隻耳掛耳機也是我曾經擁有過的,就是鐵三角EM700。我買的時候也是他剛推出的時候(我好像很常買剛推出的東西...)那時後EM700主打的是他有更好的低頻表現,而對比的呢,就是幾乎沒有低音的EM7啦!而EM700推出時也跟過去單一顏色的做法不同,而是推出了多種顏色讓人選擇,並在所有的EM700上更推出了EM700ti作為最高等級的Em700,大概是想要塑造新一代的耳掛之王吧!


我的EM700已經脫手囉,所以圖就只好借別人的來用啦!

鐵三角的耳機除了EC700ti的鳥袋子之外,幾乎都有附上一個不錯的袋子,EM700當然也是如此,他附了一個類似EM7、EW9的那種袋子,至於精緻度嘛…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過精緻度高過EW9的…所以也是還好而已啦!EM700是第一隻我自己買的耳機,當初他的解析跟低頻確實讓我驚艷,也因此慣壞我的耳朵而讓我買進了第二隻耳機:EC700ti。

EM700的解析度我認為在那時後的鐵三角中算是很好的了,如果以耳掛來說,無論是低頻表現、或是音色正確度EM700絕對可以排上前兩名(第一名當然就是EM9d啦,EW9的音色正確度就…排不上了)。但是EM700就跟眾多的700系列耳機一樣,幾乎是沒有女毒可言的。說實在EM700的聲音還挺中性的,有點類似耳掛版本的EC700ti。他的低頻雖然不是太多,但是質感尚可,不會太糊。音色正確,尤其是在高頻的部份不會像其他的鐵三角耳機那樣有過分的修飾。整體的音場、解析也有一定的水準。我認為如果不去在意女毒、或高頻表現問題的話,那麼EM700毫無疑問的大勝EM7。EM700所有的表現都輕易的超越EM7,當然那清亮的高音就沒辦法啦~

EM700其實也滿漂亮的,但就是不知道為甚麼他的價格一直往下掉。最近一次看到的時候他已經兩千有找了,不過也因為如此,他也成為能夠輕鬆入手的一隻好耳掛,如果不是那麼在意女毒、或是想要多一點的低頻卻又沒有EM9d、EW9的預算,那麼EM700絕對是很好的選擇。只是為甚麼我把他脫手了呢?一來是他跟我的眼鏡有點不合,戴起來不太舒服,其次是我想要買EW9,所以他就很不幸的成為我唯一一隻脫手了的耳機啦…至於另外那隻EM700ti呢?我根本沒試聽過,因為EM700ti不知道為甚麼外型硬是不怎麼好看,跟EM700完全是不同的感覺…再加上那個價格,我都只要加一些就可以上EM9d或EW9了,誰還會去管他EM700ti啊!

[心得] 奇怪的搖滾表現:鐵三角 CK9



寫到CK9,就是我為了買耳道而試聽的最後一隻了,當然我還是有試聽其他的耳道耳機,不過那也只是“增廣見聞”而已了。我試聽CK9兩次,一次聽忘了是哪片的古典,只記得是大編制的,大概又是流浪者之歌或是卡門幻想曲吧?另一次就記得了,是Linkin Park的Given Up!為甚麼要這麼強調呢?因為那首Given Up就是我沒買CK9的關鍵,至於為甚麼嘛,請聽我慢慢道來~



根據網路上的介紹,CK9是動鐵耳機,不過我也沒特別去注意過動鐵跟不動鐵有什麼不同,所以我不就這點來評論了。CK9的包裝非常簡單,就是那種熱塑封起來的塑膠盒,裡面用個厚紙版做個隔間,這點一開始倒是讓我有點驚訝,畢竟鐵三角就算是EM7這種入門耳機也是用紙盒包裝的(比較有質感),而這個都到9的CK9居然用塑膠盒…這個倒是挺新奇的。不過盒子這種東西,拆封就不管了,我想就不用去太計較他了。那麼我們就來說說心得吧!

首先說說聽古典的那次,雖然我忘記我用甚麼曲子試聽了,不過我個人倒是有個長處,就是聽過的音響耳機都能夠記住他的聲音特性。那麼CK9是怎麼樣的呢?首先我認為Ck9的低音質感挺好的,不像我對於其他鐵三角耳機的批評那樣:糊。CK9的低音不會泛成一片,顆粒倒是挺分明的,這點在同樣是CK系列的CK7也有類似的表現。不過若跟CK7比起來,CK9的聲音各方面表現都要好上很多,算是升級板的CK7。高音的部份其細緻度也很好,整體的音場、層次也超過過去我聽過的那些鐵三角小耳機,唯一能夠與之披敵大概只有EM9D了,不過EM9D礙於其耳掛的先天弱勢,在細節上就硬是贏不了CK9了。到目前為止,CK9的聲音讓我相當滿意 - 音色正常,典型的日系耳機細緻聲音。

但後來我還是放棄CK9了,原因就是那首Given up。在搖滾的曲子中我特別喜歡用Given Up來測試,因為他一開始那個類似腳步聲的聲音可以很明確的測出音色的正確性、以及音場殘響的表現,而整個樂團加進了時間也很快,不會像有些曲子都要等很長的前奏過去才會開始“搖滾”。Ck9在一開始的那段聲音就已經很怪了,聲音空洞空洞的,而且有一點像是被悶住的感覺,非常的放不開。等到全部樂團都進來之後那就更不好玩了,聲音完全的混在一起,而且低音不低音,高音更是像被布蓋住一樣,放不開來。整個聲音也擠在兩耳的中間,非常的不舒服。我也不知道為甚麼CK9會有這樣的聲音,不過因為那時後的表現讓我太失望了,所以我就直接放棄他啦!

其實CK9聲音我一直認為不錯,但是他那奇怪的搖滾表現…真的給我太深的印象了。他不只是表現不好而已,他是連音色都很怪的那種不好。我也不知道當初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了,但給我的印象真的很不好。或許聽其他音樂很棒吧,但搖滾對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音樂之一,因此要我選的話,我是不會考慮CK9的了。

[心得] 我DIY的開始:miniQ 真空管小耳擴

說到我的DIY學習不得不提的功臣就是這台 miniQ管擴~來個圖先!



這台機器從機箱到電路都是由Yustudio那裡買來的,miniQ可說是台灣可以買到的DIY套件中最容易完成的一台,幾乎只要會用銲槍就有辦法做好。當初我就是用這台來練習銲工的,現在想來也挺大膽的,居然敢拿要價兩千多塊的東西來練習,也是挺帶種的行為。不過那台最後還是有完成就是了,後來他也成為我研究材料搭配的好夥伴,只是後來就賣掉囉~一開始做miniQ的時候也遇到很多問題,像是接地沒做好、一直收到廣播,或是機內配線沒冷焊等等,也是因為miniQ,才讓我練出各種基本銲工的!(不過焊2702那種小IC則是用hifi DIY的機器練出來的)後來也幫別人做了幾台miniQ,裡面搭配的零件則是最開始那台所搭配出來的配法,聽感就等等再說囉!先來看圖吧!


這幾張照片就是最初的那台,因此裡面零件的位置啊甚麼的都很亂,後來的幾台就整理得很漂亮了

裡面可以看到四顆電解電容,我後來前面那兩個藍色的都是用BCcomponent的136系列,後面那個橘色的則用013系列,136的容值分別加大為470u跟4700u。不過後來把內部整理乾淨之後發現還有位置,所以那個4700u的就換成6800u了,是136系列的最大容值。而紅色的則是Wima的MKP10電容。比較特殊的是後面開關那裡也並聯了一個,那是佑昇李老闆教我的,這樣可以有效的把電源不乾淨的那些廣播音啊、雜訊等等的吃掉,也可以讓背景更黑。那顆有很大的調音效果,因此材質的選擇也是很重要的!



OP的部份則是用Philips原廠的NE5532。通常大家對於5532的印象就是暖、糊。但其實那是因為大部份的NE5532都是JRC或TI的便宜製品,才會有這種問題,Philips原廠的NE5532聲底厚、聲音暖,但絕對不糊,甚至還有不錯的解析能力。而電阻的部份我後來換成0.1%的Philips電阻,解析更好~



VR由於空間的關係,所以用ALPS的小綠殼VR。我也用過東京光音的VR,不過東京光音的音場近乎“零”,所以儘管她有好到不行的解析,但我最後還是選用ALPS的VR。機內配線則是用Carol的機內用105芯銅線,是很軟很好施工的線材。銲錫則用佑昇音響自製的銲錫,好焊、聲音也不錯。
管子嘛…因為好的管子實在太貴了,所以就用原來附的管啦~我想換了聲音應該會更好吧!

這台調音的時候我已經買了Beyond了,因此兩台的調音幾乎可說是“完全一樣”。不過兩台做起來之後,miniQ的動態、低頻、音場表現都大勝我的Beyond,儘管我的Beyond還有獨立的電源,不像miniQ還在用變壓器…不過或許是電源的緣故、也可能是管子的問題,miniQ的聲音線條較粗、聲音也不如Beyond的細緻…音色表現算中規中矩的,因為我調音是根據我自己參加樂團對於聲音的“認知”與經驗來調的,所以我想音色還算正確。不過如果要女毒、或是那種圓潤到不行的高音我想…就沒有了,不過不會刮就是了,畢竟聽現場的聲音本來就不會刮啊!這台在音場、低頻、跟分離度的表現上都很不錯,前面說到4700u的濾波電容換成6800u的部份就是為了提升這個部份的表現。或許會有人問,用那麼大的電容聲音不會慢嗎?我之前用nichicon的會,但是Philips的電容幾乎都不會,尤其是136系列的。而且136系列的音色正確、低頻有彈性且解析好,聲音不會有“拖”的感覺,反而加大之後可以更為提升他的低頻跟動態表現。以我自己試過的耳機,我認為搭配上都還不錯,不會有不搭的情形,而且他可以很“有效”的改善鐵三角的奇特高音音色,不過女毒嘛..就像前面說的,就沒那麼毒啦~可能喜歡女毒的朋友就不能接受囉!

我想我這台miniQ最大的缺點,大概就是聲音不夠細緻吧?不過這個我想只要改善電源就可以改善這個問題了,不過如此一來預算就又要增加不少了,所以要不要再去弄個電源呢…等之後有空再說吧!

我找到我後來做新的時候po的圖,就放在下面吧!


RCA座用Switch Craft的製品,可以讓聲音厚一點,低頻好一點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心得] Siltech的喇叭:Siltech Arabesque



Siltech這家公司對一般人來說,他就是一家生產線材的廠商,不過他也確實如此。Siltech本身生產各種特殊工業導線,並不是只用於音響。在去年2009年的兩次台北音響展中,都有展出Siltech的新產品:喇叭。而這對喇叭由於造型、外殼特殊,因此也引來不少的注目,當然最大的重點還是 - 這是由知名線材廠Siltech所推出,聲音必定不凡。


這對Arabesque就是我今天要談的喇叭,全玻璃箱體、內部用的是Crystal Cable的導線

喜來登、朝代飯店的兩次音響展都有展出這對Arabesque,而使用的曲目則一次用了鋼琴獨奏、另一次則是一首“神奇的”管絃版土耳其進行曲。因此在這對喇叭上算是聽過了兩種最難搞得音樂類型,因此可以來跟大家談談我的心得。那麼在心得之前,我們再來看一張圖吧!


他的外型也很特殊,呈現一種小小的圓勾型狀

老實說我已經忘記他的搭配器材了…因此我就直接以這對喇叭給我最直接、最明顯的感受來說。先說鋼琴的部份吧,Arabesque給我第一的印象就是他的聲音顆粒。Arabesque是我第一次聽到鋼琴聲音顆粒如此明顯的喇叭,過去有許多聲音清脆、或是解析高強的喇叭可以讓鋼琴在敲下去那一瞬間的顆粒很明顯的表達出來。但Arabesque的顆粒更是明顯,我想大概是箱體材質帶來的特性吧?聲音的敲擊感非常明確,且不含糊。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沒Run開,聲音殘響的延伸表現反倒沒有很好。他的鋼琴聲是那種粒粒接清楚,但是敲完就沒有的感覺。聲音的斷、細節都有出來,但營造空間感的殘響、和絃的那種和諧感就不是很好了。因此聽鋼琴的感覺就我自己來說,並不是那麼的正確與真實,真的鋼琴演奏不該是這個樣子的。不過那次在喜來登聽的各個展間幾乎都有類似的問題,大概是喜來登的空間問題吧?

第二次聽的時候是在朝代飯店,這次就不是聽鋼琴了,而是前面說的管絃版土耳其進行曲。這首曲子在朝代飯店還聽到滿多次的,大概是該次音響展CD的曲目吧?不過音響展的CD越做越差,所以我拿了就順手不知道放到哪去了,所以也無法確定。不過這首土耳其進行曲,嚴格說起來應該是協奏曲,因為他是由聽起來像是單簧管的樂器主奏的。但為甚麼我說像是單簧管?因為我根本不確定!在多個房間中聽的音色都不一樣,有的像薩克斯風、有的像單簧管、有的甚至像雙簧管!這三種樂器如果實際聽現場,是絕對不會分不出來的。這個問題在我看來也是近兩年來台灣音響調教的一大問題:根本不去管音色正不正確。一味的追求高價品、追求轟隆隆的低音或高頻延伸的極限,卻不在乎音色正確度這個“原音再生”的最大課題…這樣的音響,怎麼會好聽?

那麼這次聽的結果怎麼樣呢?說真的,還是跟鋼琴那次差不多。他的解析還不錯,每個聲音都可以很明確聽到他的分離。在低音的表現部份也是粒粒皆清楚。因此整個聽起來並不會有糊糊的感覺,算是解析走向的喇叭。高音延伸跟低頻延伸也還過得去,不會有太過差勁的表現。但是還是有一樣的問題:殘響做不好,空間感無法營造。即便是這種管絃合奏的曲目,Arabesque依然無法展現出該有的空間感,甚至連聲音的層次、位置都無法很好的呈現。聽起來就像是聲音通通擠在中間,一次發出來給你聽。至於聲音的殘響、和絃那些的就不用說了,真要下個定論的話,那大概就是“所有的樂器各自為政,完全不想與大家合奏”的那種感覺吧!

Arabesque的定價在兩三百萬那邊,如果以這樣身價的喇叭,全套搭起來我想四伍佰萬是跑不掉了。但是真有那個價值嗎?如果說買兩尊玻璃藝術品放在客廳,那我想是很划算了,畢竟這種透明透明又長得不錯的擺飾品本來就要價不菲。但是如果真的要拿來當主力音響嘛…我想除非能夠細細搭配、調整過之後再聽一遍,不然以我兩次聽到的表現來說,還是另請高明吧!

[心得] 大陸來的耳擴:Cayin HA-1A



凱因斯巴克,英文是Cayin Spark。這家公司是大陸的音響公司,主要生產真空管擴大機。如果都只玩耳機可能會對他比較不熟悉,不過有玩兩聲道的話,應該就會知道這家真空管擴大機的大陸廠商。那為甚麼會在這裡提到這家公司呢?因為Cayin也曾經出過一台真空管耳擴HA-1A,就是他



這張圖看起來好像很小,不過其實這台HA-1A的體積還滿大的。他的高度跟音悅的Orpheus有得拼,是我看過數一數二大台的耳擴。既然是凱因的產品,那麼想當然爾他是真空管的耳擴啦~從正面的那個透明圈圈看進去就可以看到裡面的管子囉!這台機器採用”北極熊殺手“的純A類放大,因此本體發熱量還挺大的(不過光是有管子這點…就很熱囉)。這台機器其實如果要說功能性的話,那其實還滿不錯的,因為他不只可以當耳擴、還可以當成前級輸出,甚至還可以直接接上小喇叭當綜擴!我記得他的價格好像是一萬出頭吧?對於書桌上的小系統來說其實還滿划算的,畢竟少少的價格就可以搞出一台綜擴+耳擴。他的瓦數很小,不過拿來推小喇叭我想應該還可以就是了。



裡面的圖像這個樣子,用了四顆變壓器。我也不知道為甚麼,畢竟在電子這塊我也只會換零件調音而已,這線路的問題我就不太懂了。不過他的電容看來都是用ELNA的,這點似乎跟某雜誌裡面說的“Nichicon”有說出入。不知道用ELNA是出自調音或是成本考量,不過若有機會改一下料玩玩也是挺有趣的,而且上面有管子啊!管子也是有很多搭配可以玩的…

這台機器我只有在品+聽過,其他的地方嘛..好像沒有看過這台的蹤跡,畢竟這台出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知怎麼的消失了,大概是賣得不太好吧?我當時試聽搭配的是鐵三角的W1000,那麼我現在就來說說他的聲音表現吧!我試聽的片子是這張


我聽的測試是裡面的流浪者之歌,是一首可以聽到各種小提琴拉奏技巧、對動態與細節極為要求的曲子

之前曾經說過,除了幾個新的系列跟AD系列之外,鐵三角的耳機在高音的部份都有莫名的音染。因此拿鐵三角來聽小提琴的曲子無疑是對耐性的一種考驗,不過…當時我很想買W1000,所以還是硬給他拿來試聽了。結果一試聽可真讓我大吃一驚,居然不太有音色走調的問題!雖然在高音的部份還是較為圓潤,但是已經不會有那種過度修飾的問題了。後來我看齊他關於HA-1A的評論常常會提到他的聲音過尖銳的問題,我想大概是W1000對於高音前端修飾的效果剛好跟這個問題相互抵消掉了吧?我聽到聲音在我認為是恰到好處,當然音色還是不太正確,但也能夠讓人接受了。在細節的部份就還好,並不會太糊,但也不是屬於解析走向的那一型,有一點那種“對於管機的偏見”的聲音,只是沒那麼溫暖罷了。
在低頻跟動態的表現,也就是流浪者之歌的後段部份,我倒是挺滿意的。雖然低頻跟動態都不像HD650 那樣的“強烈”,但卻有另一分的動感。整體而言,我認為搭上W1000的效果其實還不錯,聽古典、聽配樂我想應該都可以有不錯的表現,而人聲的話…這我就不清楚了,因為我沒測。

那麼為甚麼這個組合後來我就再也沒提起了呢?因為HA-1A有一個超級致命的缺點:底噪,HA-1A是我聽過底噪最多的耳擴。以前我剛開始做miniQ的時候曾經遇過隔絕不好,很容易受干擾的問題,甚至還會收到廣播!但是那廣播在怎麼大聲,也不會像HA-1A那麼嚴重。HA-1A有很大的嘶嘶聲,不管音量怎麼調都會聽得到,而且他的音量甚至大到會影響聽音樂的感覺!流浪者之歌前半段有很多只有小提琴獨奏、或是休息的片段,這時候的底噪極為明顯,非常令人不舒服,不過你以為這樣就沒有了嗎?不!連後半段都還是可以感受到底噪的存在,而且還會使得聲音變得較雜(跟底噪混在一起了)。或許用上較高阻抗的耳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了吧?不過W1000對於底噪這點…真的很沒抵抗力,完全把底噪通通放出來了。因此…我當然是不考慮囉~

或許是因為這個問題,所以HA-1A才賣得不是很好吧?總之後來我就沒再看過他了,不過仍然要提他一下,畢竟他是曾經讓我感到“鐵三角聽古典也不錯”的耳擴啊!

註:所謂的“管機的偏見”,是指一般人總認為管機的聲音就是糊、暖、慢。很多人都會用這三點來評論管機跟晶體機的差異。不過我必須說這樣想是不對的,糊、暖、慢如果不是刻意營造,就是那台機器設計的問題。如果還是對於我的說法有疑惑,不妨去台北佑昇音響聽聽看他們的七管前級跟晶體前級,會發現無論是速度、解析,七管前級都大勝晶體前級。可能會有人說那是他們的晶體前級太爛,這個嘛…就“耳聽為憑”囉~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心得] 鐵三角的低音之作??:鐵三角 CKM50



我想大家應該看這張Logo看得有點煩了吧?沒辦法,因為我一開始真的真的很愛鐵三角,所以我一開始試聽的耳機都集中在鐵三角的各個型號中。這次要來說說的是鐵三角的耳道CKM50,至於為甚麼我會去試聽CKM50呢?當然又是因為很老梗的“為買耳道試聽”啦~不過說真的,耳道耳機是第一次我為了買耳機試聽那麼多隻,不像之前買耳掛買耳塞,都是聽了就買,根本沒打算去試聽其他品牌的。


這張圖是跟大陸借來的囉~

CKM50推出時的廣告主打的是他那加大的震膜。從圖中可以看出來,他Logo後面那個放單體的“腔”特別寬大,他就是主打他的單體特別大,再加上特別的結構以讓CKM50可以有更棒的低音表現。這種單體更大、低音更好的手法日本人似乎特別喜歡,像是最近推出的FX700也是主打比FX500更大的震膜、更好的低頻表現


從圖中可以看出來,他的前端部份比FX500更為“寬“了一點

當然啦,單體越大越能夠輕鬆的表現出低頻,因此耳罩耳機在低頻、氣勢的營造上都較為容易。不過耳道式的單體大一點是不是聲音就會比較好嘛…這就很難說了,沒看到ER6i的單體小到不行嘛?這種事情是很難說的!不過既然都擺明了他是低音表現更好的鐵三角,那麼身為一個鐵三角控當然是應該要去試聽看看的啦!這次試聽還是在品+,理由之前說過了就不在贅述。試聽的機器呢,當然又是品+的那台Sony CD隨身聽啦!

因為受夠了鐵三角聲音的“癖性”(真的很扯,CK9也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下次再說),因此我測試鐵三角時所有的音樂類型我都會給他試聽一下,那麼我就直接說說我的心得吧!首先來說他那“引以為傲”的低頻吧!再一次的、不意外的,鐵三角又用“糊”來作為低頻的加強手段,如果要說第一印象的話,那麼CKM50大概就是耳道版的ES7吧!他的低音有、而且不算少,但是他的低音顆粒卻非~常的不明確,通通都糊在一起的感覺。而中頻也是差不多的感覺,他的聲音前端都圓圓的。拿擦弦聲來說吧,一般擦弦聲前端會有一點鋸齒的感覺,如果在你身邊實際演奏會更為明顯。照理說耳機都或多或少會表現出這種音色,但是CKM50呢?沒有,他的聲音說好聽是圓圓的,講白點,就是糊。高頻的話那就更不用說了,之前在ES7的時候有說過,ES7雖說多了低頻,卻也犧牲了女毒的表現。在CKM50身上也是同樣的結果,沒有女毒,高音也被糊糊的聲音給掩蓋掉了。因此CKM50要我來說的話,就跟ES7一樣,是隻高不成、低不就的耳機,有了低頻、卻沒了高頻,沒了高頻、卻又做不好低頻。那麼我很在意的音色呢?除了糊之外,音色表現倒是還好,並沒有出怪聲,不過這有什麼用呢?

其實看我對鐵三角的評論,如果是近期較新的耳機大都不會得到太好的評價。我也不清楚為甚麼,好像自從那些xx7系列變為xx700之後鐵三角聲音走向就變了。以前不管哪隻耳機都會有很漂亮的高音,儘管他可能完全沒有低音(就像EM7),但漂亮的高音、美妙的女毒是鐵三角不可或缺的音色。而低音的表現雖然在低階的耳機聽不到,但只要往上走,在高階的型號中都可以得到恰到好處的低頻。但現在鐵三角就不一樣了,在低階的耳機已經找不到那漂亮的高音了,反倒為了造出低頻而弄出一堆高不成低不就的耳機…以前我會推薦鐵三角的耳機,必經只要不是低音控,鐵三角耳機總能滿足聽音樂的人,但現在?除非講求外型,不然推薦鐵三角中低階型號常常都只是砸自己招牌而已了…

[心得] 我的第一台ipod:Apple 二代 ipod shuffle

ipod shuffle是我除了ipod nano之外,最常看到山寨版的蘋果隨身聽…


對於山寨的隨身聽嘛..表現如何我不是很在意,不過這種連外觀設計都可以剽竊的行為…我只能說真的很厲害、真的很厲害…


來張不一樣的蘋果Logo

我這次要來分享的呢,同時也是我最常看到山寨的第二代ipod shuffle,我這台是當初未降價的1G二代ipod Shuffle,是ipod Shuffle剛出第二代的時候買的


底部是我的macbook pro,外殼質感一樣~

我們這篇就純論音質吧,就不要去管那個甚麼有沒有螢幕的問題了。如果有注意蘋果的產品,其實應該都知道這一代的ipod shuffle跟第一代的ipod shuffle有很大的不同。第一代ipod shuffle很像口香糖、也比較大。而第二代除了縮小以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背後的夾子,可以很方便的夾在衣服上帶出門。


三個世代的 ipod shuffle

其實我有想過要買第一代的ipod shuffle,儘管他容量比較小。不過在聽過同學的ipod shuffle之後我就不想了,因為第一代ipod shuffle的聲音太乾了!沒低頻沒音場我都可以接受,但太乾…這聽起來很不舒服捏~那為甚麼買第二代呢?主要是因為這是我媽媽主動說要送我的禮物,為了避免又發生CM7ti的慘劇(請參見我介紹EC700ti的那篇),因此我立刻就跟我媽出門去買回來啦!我也就從這台開始進入ipod時代啦~(我以前都用Sony)

那麼聲音如何呢?由於對mp3的失望、加上我的音樂都是無損(現在都改成無壓縮aiff囉),因此要放音樂進去都得壓成AAC之類的格式(二代ipod shuffle不能放無損Apple Lossless、更不能放無壓縮Aiff)。因此我放進去的音樂都是320k AAC,算是這台機器能吃的、音質最好的檔案格式。在終於壓好音樂、放進去之後,抱著緊張的心情打開開關、開始聽…我只能說,我真的是窮緊張了。新的ipod shuffle聲音一點都不乾,至少沒有以前那麼乾。不過聲音就稍嫌瘦了一點,線條比較沒有那麼大、氣勢也比較弱一點。以三頻來說的話,ipod shuffle的中高頻表現比較好一點,低頻嘛..則是沒什麼低頻,因此也沒什麼下不下得去的問題,因為他幾乎沒有!不過正如同我說的,他的聲音有點瘦、有點淡,因此聽一些比較激昂的音樂會比較沒感覺,加上他的音場也不是很好,聽古典、聽配樂都不是很適合。

其實這些缺點都是推力不佳造成的,為甚麼我這麼肯定呢?因為我幫他加上了狗骨頭。狗骨頭就像網路上說的,就只是推力加大而已,不過也正因為如此,特別適合拿來提升這種推力不佳的隨身聽。我的狗骨頭是有改過電容的,再加上我自己做的線(我試過很多線材,最後選用Carol的500芯純銅線),因此可以大幅提升ipod shuffle的低頻、音場、動態等表現,而且由於推力比較大,也讓整個聲音的“動感”有很好的提升,因此我想在訊號解碼的部份應該表現也是不錯的(不知道能不能弄成imod?)。當然啦,搞來搞去也是搞不過後來改的那台ipod mini,不過以小小的體積就可以有不錯的訊號表現,只要加上個耳擴也可以當個小系統帶出門,實在很不錯的選擇。而且現在二代ipod shuffle很便宜了,只要一千七(好像還是2G)的,拿來搭個狗骨頭就變成可以塞進口袋裡的便宜外出系統啦~

整套搞起來,線+狗骨頭+改的材料+ipod shuffle以現在的價值來算的話,大概要三四千吧?不過想想耳機都不只這個價格了…拿來當出門在路上聽的系統,也是很划算啦!要說缺點的話…大概就是加了狗骨頭就不能夾在衣服上,一定得放在口袋裡吧?

最後再來看一張圖吧!ipod shuffle的背後,小小的蘋果Logo

[心得] 全世界最好的耳機:蘋果ipod原廠耳機

我想這個標題應該夠聳動了吧?這句話是有典故的,請聽我娓娓道來


照例要來張品牌Logo

為甚麼會說世界最好的耳機呢?因為這句話類似的內容我聽過好多遍了…而說出“蘋果耳機是世界上最好的耳機”的人呢,是我學妹的高中同學。當我從他那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差點讓我把嘴裡的食物噴出來,我可從沒聽過有人那麼大辣辣的把這句話說出來啊!了不起就是“蘋果的耳機很棒”、或是“蘋果的耳機聲音很好!”之類的,但世界上最好的…我真的沒有聽過…


我記得沒錯的話,蘋果的原廠耳機好像有換造型的樣子

我自己擁有過兩台ipod,一台的耳機賣掉了、另一台的耳機則是上圖的這附。棉套是我爸爸裝上去的,可是我爸根本不想用ipod的耳機…既然都聽到這樣的話了,那麼我想我還是來幫他寫一下心得文好了,搞不好我是台灣第一po喔!(ㄎㄎ)不過我得先說明,我要說的不是Apple In Ear喔,我目前沒有勇氣去買來試…這裡要說的是買ipod會附贈的耳機~

那麼不囉唆,就直接來吧!

雖然說只是ipod耳機,不過我還是把他接上我的耳擴來測試,曲目的話就Linkin Park的Given up吧!


Given UP出自Linkin Park專輯“末日警鐘”

說真的,如果不是想要寫心得的話,我還真不想繼續聽聽下去…這個有音場嗎!?沒有嘛!不過當然不能因為這樣就說他不好,畢竟熱血到不行的Grado也沒什麼音場。先說說音色表現好了,首先Given Up前面的那個類似腳步聲的聲音從ipod耳機傳出來,完全沒有他應該有的那份清脆感。整個聲音的前端都像是被布包住一樣出不來。而人聲呢?人聲也是一樣,其實應該說不管甚麼聲音,都像是前端被布包住一樣出不來。因此整體的聲音聽起來就頓頓的,也糊糊的。以前曾經聽人家說,ipod耳機的低頻表現還不錯,因此我也特別留意了一下。不過這個嘛…他的低頻我不知道該說多還少,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糊而且完全沈不下去。大概是就是因為那種糊糊轟隆隆的感覺讓人誤以為他的低音很多吧?不過沈不下去這點是肯定的。也因為他的低音下不去、高音出不來,中音又像被布蓋住一樣,因此ipod的耳機聲音是整個糊在一起的,沒什麼細節、也沒什麼層次可言。再加上他沒什麼音場、甚至連上下得分離都沒有,整個聲音都擠在耳洞那裡發出來,因此有種聲音“浮在耳洞邊”的感覺…我自己是覺得不太舒服啦…

不過上次說C351的時候曾經說過我那喜歡“擠擠”聲音的朋友,因此我想這樣的聲音一定有愛他的人。一般買ipod的人很多都是聽流行歌、而且是下載來的流行歌。那種128k、192k的mp3從這樣的耳機放出來…我真的不敢想像會是甚麼樣子。我也不好去說那些認為“ipod耳機是全世界最好的耳機”的人,不過我是覺得…多聽多看,不要坐井觀天比較好。當然如果聽遍了各家耳機,還是獨愛ipod耳機…那我們也無話可說了,不是嗎?

ipod耳機如果全新的,在PTT macshop板(ipod板不能賣東西)大約可以賣到三百五至四百,而且通常是一定賣得出去。因此如果買了ipod的朋友不妨去那裡賣掉,畢竟喜歡的人也不少,也可以因為這樣拿回可以再買一張台版CD的錢,多好啊!